2020年11月29日下午,洛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第六小组为落实11月24日优化营商环境暨加强管理人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特召开小组座谈会,组织大家学习会议的相关文件,落实洛阳中院领导会上所提建议、自检小组内各管理人及其负责破产案件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最高院关于推进破产案件依法高效审理的意见》、《河南省高级法院关于规范企业破产案件管理人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2020)》、《洛阳市中级法院等十八部门关于构建洛阳市企业破产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 第六组组长王洪波指出,此次中院联合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可谓干货满满,对破产管理人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指引,希望通过本次的学习可以让大家深切领会文件内容,以便于在之后的工作中对此加以合理利用,让文件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此外,王洪波组长还通过介绍自己在办理破产案件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其他与会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自检往往是最能了解问题所在的方式。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作为会议主办方结合会议主题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会议资料,如《优化营商环境》、《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审议情况、中国破产论坛中有关营商环境的文章《夯实破产法治基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论破产回收率指标下我国破产制度的完善》、《破产管理人视角看我国营商环境优化》等。并为每一个参会的人员赠送了《破产法茶座》书籍,通过分享好的破产法专业书籍,以书会友,增进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升洛阳破产管理人的专业化水平。 会上,中冶所张彦立主任也就24日会议内容与大家进行了信息共享,并强调要积极完善破产案件数据,办案留痕、文书上传,积极配合洛阳中院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相关数据工作,指出了“营商环境指标”对破产案件工作的重要意义。 会议最后,各机构负责人一一发言,针对组内破产案件开展及推动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除此之外,经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为方便组内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相互帮扶、统一工作思路,积极推动组内成员间破产案件的进程,破产协会第六小组今后每月固定召开一次工作座谈会,努力将工作座谈会发展成惯例。 本次座谈会顺利召开,将对破产协会第六小组的工作规范、案件办理与提高办案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破产清算程序是破产法的典型程序,和解程序与重整程序也离不开清算程序的制度设计。对于缺乏拯救价值和可能性的债务人,要及时通过破产清算程序对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全面清理,重新配置社会资源,提升社会有效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破产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一、破产宣告。 破产宣告,是指法院以裁定的方式作出的,认定债务人已经丧失清偿能力,应当依照破产清算程序,清理债务关系的法律判断。破产宣告是破产清算程序开始的标志。《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本法规定宣告债务人破产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和管理人,自裁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 破产宣告作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大门,破产法采取有利于重整的政策,不是要给濒临绝境的企业建立一个免于偿还债务的“避难所”,对于那些无药可救的企业,应尽可能迅速有效的进行清算,让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尽快退出市场。破产宣告是法院对债务人具备破产原因的事实进行的有法律效力的认定,它是一种司法行为,这一行为及其一系列法律效果标志着破产案件无可逆转地进入清算程序,债务人无可挽回地陷入信用丧失,破产宣告后不得再转入重整程序或和解程序。 并且,破产宣告并不要求一定要等到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后或者启动重整程序、和解程序后,对于明显没有挽救可能的案件,特别是由公司清算转破产案件、“执转破”案件以及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案件,可以在破产案件受理时或者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前裁定宣告破产。 另,《九民会议纪要》第117条规定,要依法区分公司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的不同功能和不同适用条件。债务人同时符合破产清算条件和强制清算条件的,应当及时适用破产清算程序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公平保护。债权人对符合破产清算条件的债务人提起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经人民法院释明,债权人仍然坚持申请对债务人强制清算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这一规定进一步强化了破产程序优先的规则。 二、别除权。 别除权是指债权人因其债权设有物权担保,而在破产程序中就债务人特定财产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利。《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对该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以担保权为基础权利;担保物权是依据民法发生的,也即只有在破产案件受理时已经合法取得民法上的担保物权的债权人才能够享有别除权。而从法律渊源上讲,这里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物权法和担保法。其他法律规定的法定优先权,如合同法规定的工程价款优先权、海商法规定的船舶优先权、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税收优先权等不是别除权的基础权利。(二)别除权的实现以实现债权为目的;在破产程序中,别除权的行使以债权申报和确认为前提。未按期申报债权或者债权不被确认者,不得享有和行使别除权,也不得在破产程序以外行使其担保权。(三)别除权以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为标的物;(四)别除权的行使不参加集体清偿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担保财产也属于破产财产的范畴,破产财产在变价后,最优先清偿的是别除权,在清偿别除权后,再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企业破产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先行清偿破产费用。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并予以公告。 同时,《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享有本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权利的债权人行使优先受偿权利未能完全受偿的,其未受偿的债权作为普通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利的,其债权作为普通债权。根据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别除权行使后未能完全受偿的债权余额成为普通债权,别除权放弃后的债权为普通债权。 三、可分配财产的清偿顺序。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破产财产的分配一直是破产案件中的重点,首先应明确以下几个要点:首先,破产分配由管理人负责实施;其次,破产分配以变价后的破产财产为标的;且破产分配根据符合法定顺序并经合法程序确定的分配方案进行。 破产分配按照法定顺序进行:第一顺序职工债权;第二顺序其他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第三顺序普通破产债权;根据《破产会议纪要》第27条规定,破产程序中要依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推动完善职工欠薪保障机制,依法保护职工生存权。由第三方垫付的的职工债权,原则上按照垫付的职工债权性质进行清偿;由欠薪保障基金垫付的,应按照本条第1款第2项的顺序清偿。债务人欠缴的住房公积金,按照债务人拖欠的职工工资性质清偿。根据《关于税务机关就破产企业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提起的债权确认之诉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的规定,破产企业在破产案件受理前因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属于破产债权,破产案件受理后因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不属于破产债权。 破产企业对高级管理层所欠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本条所称工资,是指破产案件受理之前,以及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债务人所欠高级管理层的工资。故破产申请受理后,在重整期间债务人根据破产法第73条规定自行管理或者管理人按照第74条规定负责管理所欠发的工资,一旦此后发生破产宣告,这些工资则应按照破产法第41条第3项规定属于破产费用,由债务人财产优先清偿、随时清偿。另,此处所称平均工资,应是指所在企业职工的同期平均工资,具体而言,月工资按当月计算;年薪按当年计算;非定期性工资按当年平均水平计算。 四、管理人职责的特殊规定。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管理人于办理注销登记完毕的次日终止执行职务。但是,存在诉讼或者仲裁未决情况的除外。 通常情况下,办理注销登记是管理人清算职责的最后一项工作,办理注销登记完毕的时间,以企业登记机关的记载和公告为准。
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和实践 助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彦立 洛阳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 各位同仁: 今天由洛阳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洛阳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洛阳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与财税委员会共同走进炎黄科技园区就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企业创新发展进行研讨。知识产权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在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和实践,以自身的实际和行动不断助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知行合一,不断砥砺前行。 一、贯彻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要认真学习一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二、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出发 依法从严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希望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能够从一棵嫩芽成长为保护知识产权的参天大树,为党和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司法保障。”11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内部综合办案组织形式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对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提出要求。 为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精神落到实处,更好服务保障创新型国家建设,最高检党组决定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推动形成检察办案、监督合力,统筹加强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设计和研究指导,加强知识产权全方位综合性司法保护。据了解,该办公室主要负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负责法律规定由检察机关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办案、监督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置身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大潮中,最高检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有何深意?张军在座谈会上用“形势使然、发展所需、职责所在”三个关键词作了阐释—— “当今世界,创新发展、科技引领,无疑是大势所趋。五中全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要部署。如何让创新之火成燎原之势?法律制度是重要保障,检察履职要及时跟上。最高检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就是要向全社会传递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检察信号!” “虽然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距离创新社会建设需求更高水平保护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检察履职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就是要更好统筹发挥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办案、监督,促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企业、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员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安心发展、专注创新!” 围绕如何开展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下步工作,张军划出四项重点: 要在创新履职上下功夫。既要办好涉知识产权检察监督案件,也要通过知识产权检察办案、监督,发现、总结普遍性问题,积极提出立法建议,促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降低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成本,提高违法侵权犯罪成本。 要在综合保护上下功夫。要统筹用好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总结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律,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出发,依法从严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要促进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于构成犯罪的,不仅要用好自由刑,也要重视用好财产刑,让违法者付出应当、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证据收集上,要探索适合知识产权办案的取证方式,有效克服举证难问题,最大限度降低获取证据成本,提高办案质效。 要在形成合力上下功夫。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共同在保护创新上发挥职能作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和水平。主动与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工作关系,共同研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中疑难复杂问题。要学习借鉴运用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主动深入研究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和经贸协议,加强国际执法司法合作,共同保护创新。 要在指导宣传上下功夫。要及时总结、发布典型案例,加强案例指导,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申诉案件,要用好公开听证,这既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也是以案释法,能够让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司法保护更加深入人心。 三、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研究和实践。 最新知识产权政策法规: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200912施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20200912施行)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几个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 (20200914施行) 4、《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0914施行) 5、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涉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00910施行)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的意见 (20200914施行)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0年10月1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8、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刚刚表决通过的《著作权法修正案》,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四、与企业家同频共振,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让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出“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而对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应该说是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先行,意义重大;关键节点,非凡部署;对中国发展新蓝图的战略谋划我们必须了解。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因此,今天的座谈会十分有意义。五、借助这次座谈会为契机,我提议:以知识产权新法规为重要视角和维度,加大力度为企业开展免费法律体检活动,让企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经济竞争中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进行系统性的“法律体检”,是一种瞄准企业涉法问题和需求的主动作为,等于向企业送出了“法律服务大礼包”,能够起到多赢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最新民事和刑事司法解释,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惩罚性赔偿机制已经全面建立,模仿抄袭的老路将走进死胡同,企业主动求变,并做战略布局越来越重要。人做体检可以尽早发现健康隐患,对症进行疾病防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对于企业而言,律师的“法律体检”也是一份“健康体检”,通过“体检”,律师可以发现企业的违法问题或问题苗头,能够帮助企业认清相关行为的法律后果,堵住经营管理漏洞,纠正不当行为,消除违法或侵权的风险隐患,降低违法成本。同时,“法律体检”也是结合实际问题的法治宣传教育,能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自律意识,规范经营管理机制。在“体检”完成后,律师出具“体检报告”,提出“体检建议”,不仅对被检企业的健康发展大有助益,也可以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理论和实际研究,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工作,助力企业相关工作增强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实际性。 最后,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座谈,每一个人身体力行,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张彦立 洛阳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 河南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洛阳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与财税委员会主任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主任)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召开实习律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会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7.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8.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9.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10.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健全科技伦理体系。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1.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1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1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14.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15.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五、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16.畅通国内大循环。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17.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提升出口质量,增加优质产品进口,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18.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9.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送电输气、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六、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20.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1.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重视预期管理,提高调控的科学性。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提高逆周期调节能力,促进经济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内外均衡。加强宏观经济治理数据库等建设,提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能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22.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宏观指导。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金融双向开放。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23.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放宽准入限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24.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5.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适应确保国计民生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26.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27.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28.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 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29.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30.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九、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32.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版本馆、国家文献储备库、智慧广电等工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34.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5.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36.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 37.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强化河湖长制,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加强黑土地保护,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38.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十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9.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 40.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 41.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持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推动二十国集团等发挥国际经济合作功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十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2.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43.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44.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45.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46.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设备。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47.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4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十三、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49.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立法、制度、政策。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50.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生态安全,加强核安全监管,维护新型领域安全。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 5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生物安全保护,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52.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十四、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53.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与时俱进创新战争和战略指导,健全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发展先进作战理论。加快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加快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转型建设,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加强军事力量联合训练、联合保障、联合运用。加快军事人员现代化,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完善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方阵。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54.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同国家现代化发展相协调,搞好战略层面筹划,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强化政策制度协调,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集中力量实施国防领域重大工程。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加快标准化通用化进程。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健全强边固防机制,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十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55.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推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56.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凝聚侨心、服务大局。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57.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支持特别行政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实现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支持香港、澳门同各国各地区开展交流合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 58.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强两岸基层和青少年交流。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59.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进各领域各层级对外交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法运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60.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制定国家和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国庆、中秋,我们在一起啦!又是一年团圆节,恰逢双节同庆,感恩一路上大家对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的支持与陪伴。2020年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首创法律日历,每天以法律温暖和祝福大家,当然不能少了国庆和中秋的双节祝福。 据央视报道,国庆和中秋在同一天这样的景象,在21世纪只有4次,之后就要等到2031年,甚至2077年了。其次,在这里提醒大家,要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关注疫情防控信息,做好个人防护,开心出行,规范出行,注意安全。 国庆的月饼,你准备好吃了么? 2020,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0,我们一直在路上。2020年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荣获省级、市级多项荣誉称号,两次荣获省委常委、洛阳市委李亚书记的批示和肯定,金融、房地产、知识产权、破产重组、政府法律顾问等多个专业部有了纵深的发展,一批年轻律师快速成长并成为中冶所的中坚力量。未来中冶所将继续深化专业化发展,练好内功,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2020年9月6日洛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工作总结暨智能破产系统培训会在洛阳农商行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再次被洛阳市破产管理人协会评为“优秀会员”单位。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彦立作为破产团队负责人,在大会进行破产案件办理经验分享。首先,张彦立总结了以往办理破产案件的难点及问题,表示多数破产的企业存在许多关联企业,这就免不了会出现一些账目混乱、凭证丢失甚至根本没有账目的情况,给债权清偿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外,破产案件涉及破产财产的诉讼导致破产周期延长,以及牵扯多方利益,沟通不易等难题。他认为作为法律人,要站在法律的肩膀上,尽力地为各方寻求一个平衡,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处理好各方关系,避免激化社会矛盾。总结分享经验如下:第一,及时确定破产财产,核实清查债务人的大笔财产去向;第二,整个案件处理过程中,要时时关注矛盾争议点,多方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第三,加快破产清算进程,提高办案效率,严格规范破产清算的各项流程,查明核实专人负责,方便对接;第四,日常增加破产知识宣讲,培养律师独当一面的能力;第五,及时更新工作进展状况。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在破产案件办理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下一步,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将以这次荣誉为契机,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破产团队将继续向前奔跑,为营商环境的考核,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贡献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破产团队的专业力量,进一步营造更加法治化、公平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发挥数字经济引领作用,围绕稳定供应链、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556”产业体系,实施“六大提升专项”,打造“五强一优”要素保障生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强省。 (二)发展目标。到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到2025年,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形成数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企业。 二、产业方向 (一)做强优势产业。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5大优势产业能级,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发挥电力、盾构、农机、矿山、起重等装备优势,建设万亿级装备制造基地。巩固传统食品加工优势,推动烟草、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冷链和休闲食品,建设万亿级食品制造基地。发展智能终端(手机)、智能传感器、计算机和服务器、汽车电子等,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巩固客车优势,发展乘用车和专用车,建设5000亿级汽车制造基地。发展超硬和新型合金材料、新型耐材、尼龙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建设5000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2年、2025年,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7%、50%以上。 (二)做优传统产业。加快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5大传统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增效”转型。推动钢铁行业整合重组,提高装备大型化率和供给效率。布局铝、钨钼、铅锌等有色行业终高端项目,提升整体竞争力。发展精细化工,建设现代化工基地。发展绿色墙材和装配式建筑,建成一批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发展时尚服装和智能家居,打造全国轻纺产业发展高地。到2022年、2025年,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保持在33%、30%左右。 (三)做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6大新兴产业。到2022年、202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2%、25%以上。 1.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芯屏网端用”生态。着力“补芯”,引进功率器件、显示驱动芯片等项目,布局光电子集成芯片项目,培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着力“引屏”,引进高世代新型显示项目,培育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着力“固网”,建设5G及北斗技术应用产业基地,培育发展5G、物联网、网络安全等产业。着力“强端”,做强智能终端,构建鲲鹏产业生态。着力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打造中西部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7000亿元、1万亿元。 2.高端装备。发展轨道交通、数控机床、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激光加工等装备,推动“制造+服务”转型。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 3.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巩固新能源客车优势,支持氢燃料电池客车研发和示范应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示范区。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 4.新能源。发展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建设智能电网,打造光伏、风电装备应用高地。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1500亿元。 5.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发展创新药、高端仿制药和现代中药,加快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体外诊断产品、高端医用耗材和数字影像设备等。加快医药口岸和关键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000亿元、5000亿元。 6.节能环保。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到2022年、202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7000亿元、1万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技术创新提升专项 1.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实施“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联盟,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应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2.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创新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到2022年、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新增3000家、5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2万家、1.5万家。 3.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打造沿黄科创走廊,发展一批科创“飞地”。按有关规定报批申建河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到2022年、2025年,分别建成15家、30家左右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 4.强化技术创新合作。引进一批知名科研院所、机构,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我省布局。到2022年、2025年,分别建成100家、120家新型研发机构。 (二)基础能力提升专项 1.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四基”突破清单,实施一批示范项目。推进5G、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提升工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全化水平。 2.实施新技改工程。加快企业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力争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化园区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和绿色制造提升行动。到2022年、2025年,分别创建120个、150个国家级绿色园区(工厂)。 (三)集群强链提升专项 1.提升集群产业链水平。编制重点集群培育方案,开展稳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增强产业链韧性。到2022年,形成20个左右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4个万亿级、6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2.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编制新一轮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支持建设“飞地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四)融合赋能提升专项 1.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行业制定智能化改造指南、选树标杆企业,每年培育150个智能工厂(车间)。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到2022年、2025年,全省上云企业分别达到15万家、20万家。 2.实施“两业”融合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制造模式,每年培育30家(个)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数据服务、标准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 (五)区域协同提升专项 1.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以郑州市、洛阳市为核心,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京广、陇海铁路沿线城市为重点,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轴;以黄河、淮河、汉江流域地区为重点,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带,形成“双核引领、两轴支撑、三带协同”空间格局。 2.布局重大产业项目。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建立重大制造业项目优先落地保障机制,加快“556”产业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3.推动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开展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引导各县(市、区)培育1—2个特色主导产业。 (六)企业培育提升专项 1.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实施“头雁”企业培育计划,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企业家培训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到2022年、2025年,全省百亿级企业分别达50家、60家以上。 2.发展品质制造。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打造一批制造精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引进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机构,选树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加强注册商标培育和保护,建设商标品牌示范基地,培育品牌产业集群。 四、要素保障 (一)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完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措施,调整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集群、企业、项目、平台的支持力度。支持创新产品在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领域应用。 (二)强化用地保障。建立工业土地收储制度,推广混合用地、“标准地”出让等模式,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实行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按照盘活存量土地数量,奖励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研究制定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政策。 (三)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稳步扩大和提升制造业贷款规模和比重。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行动,推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办银行机制。建立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白名单”和重大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对入单(库)企业优先给予融资支持。支持企业上市(挂牌),提高省先进制造业等基金使用效率,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四)强化人才支撑。以高端、紧缺人才需求为导向,实施制造业“智鼎中原”工程,重点引进和培育百名卓越企业家(领军团队)、千名核心技术人才、万名高级技工。实施“新工科”建设计划和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推进产教融合,推行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优先推荐制造业领域人才申报国家各类表彰奖励,并在省级表彰中给予适当倾斜。 (五)强化数据应用。加大制造业数据归集和开放力度,丰富数据产品种类,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建设一批数据应用示范场景。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强数据保护和安全审查。 (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推广“店小二”服务模式。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落实减轻企业负担各项措施。建立环保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实施差异化管控,避免“一刀切”。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和新时代豫商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五、组织实施 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工作台账,督导工作落实。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推进格局。强化督导考核,完善统计监测机制,将制造业发展相关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排名靠前的地方给予土地指标、环境容量、政策资金等方面奖励。
喜讯!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主任、洛阳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与财税委员会主任、洛阳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彦立,在全市新阶层人士中开展的“河洛新声”建言献策活动,以洛阳市西工区新联会报送的《以知识产权为依托助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经呈报市委,李亚书记在6月23日作出批示:“请相关市领导及部门研阅”。 张彦立主任书写的调研成果主要内容:发挥知识产权人才优势,构建全市知识产权智库;建立制造业知识产权法律产品,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知识产权+文化”机制,为洛阳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智力支撑;加快培育懂法律、技术、市场三者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产权商业化专业人才队伍;对接国际标准,为知识产权商业化提供良好的制度氛围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建立知识产权与国家其他战略对接和融合机制;加大洛阳知识产权领域顶层设计,让知识产权更好促进经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有效打通体制机制中的难点和重要环节;大力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模式。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在合法、合规层面开展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知识产权的运营和管理,提升对企业无形资产和洛阳城市品牌经营的组织体系并构建良好互动的市场机制,通过知识产权这个重要抓手,大幅度、高质量带动洛阳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支持。 张彦立主任表示,省委常委、李亚书记的批示极大的激励了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信心和使命感,目前洛阳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文化和旅游部发文同意在洛阳设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军民融合基金、先进制造业基金等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下一步,将进一步奋发有为,做好知识产权协会平台作用,打造更多更好法律产品,为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助力,让知识产权成为企业腾飞的翅膀和发动机,让洛阳的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扬帆远航,行稳致远,为洛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