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
序言
犯罪离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遥远。开车、喝酒,对大部分人而言稀松平常的两件事,二者交织在一起,便会触犯刑律。也正因如此,危险驾驶罪成为犯罪门槛最低的罪名,也是普罗大众最容易触犯的罪名。
本文主要分析醉酒驾驶机动车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规避其中的法律风险,也欢迎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一、立法沿革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饮酒驾驶机动车规定为违法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当时的《刑法》未将其规定为犯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醉酒驾驶机动车规定为犯罪,司法解释规定血液酒精浓度达到80mg/100mL即为“醉酒”。
醉驾入刑至今已近12年,深刻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二、实证分析
2022年“两高”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危险驾驶罪案件34.8万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7.7%。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案例检索结果显示,截止2023年3月9日,裁判文书网收录刑事一审案件6491233件,危险驾驶罪1511268件。现行《刑法》规定了400余个罪名,仅危险驾驶罪一个罪名就占比23.28%。
由此观之,醉驾案竟然占到中国所有刑事案件的近30%。自2019年来,危险驾驶罪的案件数量连续四年超过盗窃罪,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罪”。
三、犯罪心理
《刑法修正案(八)》施行至今已12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可每年仍有30余万人因此锒铛入狱,其根本原因是心存侥幸。因酒精在血液中留存时间较短,交警难以对醉驾进行事后查处,许多人便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只要自己不被抓现行就没事。有不少人不喝酒开车无数次都没有遇见过交警查酒驾,酒后开车一次就被交警抓现行,悔之晚矣。
四、法律后果
1.刑事责任
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并处罚金。笔者在裁判文书网检索洛阳本地的危险驾驶罪案例,随机抽取10个案例进行分析,拘役刑期平均在二至三个月之间,罚金均为1万元以上,平均约1.5万元。
2.行政责任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民事责任
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被害人后有权向肇事司机追偿,承保商业险的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赔偿责任最终由侵权行为人承担。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赔偿金足以压垮大多数家庭。
4.其他后果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会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吊销从业资格,犯罪记录将伴随终身。本人不得参军、入党,不得从事公务员、律师、医生、教师等职业。子女入党、参军、考公务员的政审也将被“一票否决”。
五、律师建议
国家之所以将醉驾入刑,根本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如前所述,“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犯罪门槛极低,犯罪的后果是严重的。罪与非罪有时就在一念之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做一个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的守法公民,切不可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写在最后,我们不妨算一笔账:找代驾把车开回家也就几十元;找不到代驾,乘出租车回家,次日酒醒以后再回到原地把车开走,往返出租车费也不到一百元;如果打不到出租车,就近找宾馆开个房间睡一晚也不过几百元。代驾、出租车、宾馆的消费和动辄上万元的罚金相比,还是低得太多太多。该怎么选择,您想明白了吗?
作者简介:
张海钰,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刑事部律师,参与多起刑事案件的有效辩护,刑法理论功底深厚。专业领域:刑事辩护/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联系电话:18937977360。